人工智能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人工智能网 > 时政要闻 > “人机大战”!人工智能为遗传医学装上“最强大脑”

“人机大战”!人工智能为遗传医学装上“最强大脑”

来源:互联网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20-12-14 22:21:15阅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通讯员 赵勇江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根据人类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的类型,以推断染色体异常与疾病关系的一种诊断技术,对于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具有重要作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工作通常是通过人工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玻片来处理,如今,染色体核型分析也有了“人工智能”。

12月13日下午,一场由郑大一附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组织的“人机大战”在郑州举行:5名专业的研究员与人类染色体智能分析平台之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PK。

此次“人机大战”,5名研究员和人工智能平台要同时分析相同数量的染色体核型。一声令下,比赛开始,只见5名研究员双眼不离显微镜,手里还不时进行着记录;另一边,操作员轻点鼠标 ,人工智能平台就已经开始了自动分析。

最终,比赛结果出炉,人工看一个核型,平均时间377秒,机器平均完成1个核型,耗时0.78秒,人工智能是人工分析的483倍,取得完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孔祥东教授说,通过比赛结果可以看出,“人工智能”速度非常快,人工精度高,当然人工智能并不是完全取代人工分析,未来临床中将把两者结合起来应用,将大大提高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普通人而言,每条染色体不过是显微镜下的一条条相同的“小虫”。医生需要长期对着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对医生的颈椎、眼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长期工作会对医生的健康造成严重的损伤。而且,每一类染色体都有特定特征。要区分它们,培养出一名熟练的检测研究员,至少需要花3年时间。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不确定性大。

“在我们遗传中心,通过不断的引入新的技术手段来改进工作方式,逐步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工作模式从面对显微镜逐步变成面对计算机屏幕”,孔祥东表示,这样的工作方式主要依赖医生眼睛辨别和手动点击鼠标进行计数,但是工作机械、繁琐,对医生的眼力、体力、精力等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这次参与比赛的智能分析平台就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和湖南自兴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开发研究的,通过了一年多的技术攻关,正式开始进入到临床阶段。

人工智能+医疗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智能辅助下,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医生可快速精准完成染色体核型分析智能检测,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患者等待结果的时间。”

据悉,目前郑大一附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出结果速度已经做到了全国最快;同时让医生们能集中精力解决遗传学上的其他难题,让宝贵的医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如今,医疗+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在很多领域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正不断促使现代医疗产业向未来医疗升级。“人工智能提供了新的处理方式和医学视角,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落地需要大量的医学数据作为支撑,而我们几十年存下来的大量的医学数据,如何有效的利用这批数据,转换为机器经验,这将是接下来我们和人工智能企业探索的方向。”孔祥东说。

编辑:彭长香


标题:“人机大战”!人工智能为遗传医学装上“最强大脑”

地址:http://ai.rw2015.com/szyw/5000.html

免责声明:人工智能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站长,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